小道士他总是很正经

小道士他总是很正经 完结

小道士他总是很正经

时间:2023-10-08 分类:现代文学 作者: 主角:

《小道士他总是很正经》在这个小说的第一章中,主人公是一个更夫,他在夜晚巡逻时注意到了山堡村中的朱府。朱府是一个豪华的府邸,门口有两个石狮子和八盏红灯笼,更夫向朱府门外的小厮祝贺了一番。然而,突然传来了朱府内的喧闹声,似乎有人喊着“死人了!”。小厮慌忙向内院跑去,告诉朱老爷说小姐不见了。朱老爷听到这个消息后,心情沉重地赶往新房,发现门敞开着,仆从们也慌乱不堪。

小道士他总是很正经小说精彩阅读:

纸鹞竹马伴儿嬉第一章

长街寂寥,一眼望去,除了手中灯火如豆,夜色之下,好像藏匿着张牙舞爪的妖魔,就等着将这唯一的光源吞噬。

“蹬蹬蹬。”伴随着棒槌的挥动,阵阵敲击声中,一阵冷风袭来,更夫不由缩紧脖子。

入了夜,山堡村就好似一座死城,空荡荡又听不见一丝声响。

但今夜似乎有些不同。

更夫打了个呵欠,半眯着眼睛看向前方。

红墙绿瓦,前面两个威武的石狮子分立两端,八盏红灯笼的映衬之下,清晰可见打磨光滑的石柱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瑞兽,瑞兽脚踏着祥云,再抬头望去,只见上好沉香木上金光灿灿两个大字“朱府”。

更夫缩着脖子搓手,上前几步,朝着朱府门外小厮挤眉弄眼道:“恭喜恭喜。”

小厮撇了眼更夫,从随手挎着的竹篮中掏出两枚红色的鸡蛋:“拿去吧。”

更夫笑着接过:“咱们山堡村就属朱老爷阔气。”

“那是......”小厮话音未落,便听闻朱府内传来喧闹声。

起初二人还以为是宾客闹洞房,所传来的声响,但细细听来,隐隐可分辨出,院内似乎在高喊:“死人了!死人了!”

朱府那小厮再顾不得那一篮子鸡蛋,慌忙向内院跑去。

厅上的宾客们还未散去,张灯结彩,处处挂着红灯笼,窗户上工工整整的贴着红双喜。

朱老爷的笑容还挂在嘴边未散去,就见新房外伺候的小厮,一脸狼狈地跑来。

口中还嚷嚷着:“老爷!小姐小姐!!小姐不见了!”

见那小厮疯疯癫癫,满脸惶恐,不似作伪,朱老爷的心,咯噔一下落向谷底。

来不及多想,朱老爷三步并作两步,跌跌撞撞向那新房赶去。

只见原本应该合拢的雕花木门敞开着,守在外侧等候吩咐的仆从们慌了神,此时见到朱老爷就像见到了主心骨一般。

纷纷大叫:“老爷!”

朱老爷心知不妙,双腿发软,脸色惨白,在人的搀扶下,总算是来到了新房门口。

暗红色的鲜血顺着地板纹路蜿蜒而下,鼻尖嗅起来全是铁锈与血腥味。

原本在床上的大红鸳鸯被,不知何时落在了地上,沾染上厚厚灰尘。

代表多子多孙的桂圆红枣散落一地。

刚与他推杯换盏的女婿,躺在地板上,胸口不知怎么回事,空拉拉的,眼睛睁的极大,似乎在死前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。

“倩娘!倩娘!”朱老爷急得大喊。

寻遍整个房间,却再看不见这小女儿的身影。

朱老爷再承受不住这大喜大悲的打击,两眼一翻晕了过去。

临了,朱老爷大喊道:“查!给我查!不管是谁!只要能找到小女,赏黄金千两!”

北域,大衍镇,山海居,推开老旧古门,映入眼帘便是这番场景。

融宁打了个呵欠,从储物袋中掏出玉简,竖起两指,以指为刃在玉简上刻下一道浅浅印记。

离开道门的第七天,想师父,想师兄,想道门。

想他当初年幼,曾有一个梦想,那便是这世间太平。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,他五岁通读奇门遁甲,十岁学会舞刀论剑,直至道家绝学了熟于心,他觉得自己可以下山除妖,维护世界和平了。

结果这个梦想却被师父无情拒绝。

原以为自己要与那仙山草木,共同枯萎,谁知道因他一次冲动,误伤了二长老门下的傅天,便被师父踢下山门。

融宁自储物袋中又掏出一片玉简,只见那上面深深浅浅刻下印记竟有五十一条之多。

指尖擦过玉简,融宁心中思量,明明自己求了师父五十一次,五十一次下山未果,为何单单因为一次斗殴,便被师父踹下仙山?

想不明白,自己难道不是掌门师父最爱的弟子吗?

融宁趴在桌上等吃食,下山之初,王良师兄特意将人间形式给他科普:“而今天下三分,以碧水河为界,分为北域和南域,民风较为保守,却也是盛世之治,东面群山环绕之下,有一边陲小国,名为列东,因土地较为贫瘠,发展得远不如南域北域,且路途崎岖,蛇虫鼠蚁奇多,与其他域的交流并不紧密。”

他原本想前往列东国看看,这话还没说出口,心思便被师兄洞悉:“你就往南域、北域活动罢,碧水河两岸尤为繁荣,倒是可以见识到更多风土人情,也不虚此番历练。”

他假意答应下来,并不想当面反驳师兄,谁知道临别之时,师兄似笑非笑撇了他一眼,笑眯眯递过来一个黄色锦袋道:“你在人间遇到困难,便打开此锦袋。”

师兄怎会知道我在人间,会遇到什么困难?

融宁当时这么想的,谁知道,这锦袋刚刚下山便派上了用场。

融宁这才知晓,原来人间活动,全靠着金银二物,不禁咬牙,这师兄也太不够意思了!才给这么点!

数数银钱,顶多够他再支撑三天。

正思量着应该怎样在人世赚取银钱,就听见隔壁桌两个穿着酱色麻衣的中年男子小声议论。

修道之人修天道,耳聪目明,五感较一般人而言更为灵敏。

“诶,听说山堡村朱府朱老爷发布悬赏,赏黄金千两,只要有人能找到他的小女儿。”

另一麻衣男子果然来了兴趣,连忙询问道:“他那小女儿出了何事?”

中年男子叹了一声才道:“他那小女儿竟在新婚当夜失踪了。”

麻衣男子惊呼了一声,似是怕惊扰身旁旅人,又捂着嘴,将那惊呼咽了回去。

“这还不止,那新郎乃是入赘,娶个美娇娘不止,还能继承朱家财产。本是美事一件,谁曾想,竟在新婚当夜死在了新房,听说心脏还被掏了出来。”

这下麻衣男子的惊呼是止不住了,其他桌的客人也听得起了兴趣,干脆搬了椅子,坐在二人身旁。

“报官了么?”一窄袖蓝衣男子问道。

“报了,怎么没报,这可是大事,可惜官府派了衙役来查,除了门窗紧闭,小厮丫鬟都守在新房外,再没查出个所以然来。”

“丫鬟小厮都在新房外,还能无声无息带走新娘,杀害新郎,这贼人不简单哇。”众人感叹道。

“说起来这新嫁娘失踪,朱府这起,可以说是山堡村第三起了!不过新郎死在房中倒是头一起。”

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这件光怪陆离的奇事,语气中竟难掩着一股子兴奋。

想想也是,这可是黄金千两啊,若是豁出性命去拼个前程,幸运点的未尝不可换来家中妻儿老母一辈子享不尽的荣华富贵。

在座的客官并不都是些贩夫走卒,乌泱泱一大片人中,稀稀拉拉混着几个膀大腰圆浑身裹着兽皮的彪形大汉。

他们彼此心照不宣的对视一眼,低头小声交谈着什么。

融宁皱眉,不由攥紧了桌上那个破了口的茶杯,手中滑腻,渗出些许汗液。

从那些人的口述之中,这凶手既能神不知鬼不觉挖人心脏,又能瞒天过海带走新娘,那可不是普通凡人亦或者是山中小妖所能轻易做到的。

他端起茶杯,一饮而尽。

既然不似人为,那结果就很显而易见了。

沉浸于新奇事件讨论中的众人,并未发觉客栈不起眼的角落一个白衣少年,翩然离去。

小二倒是因那少年看着面生,一直偷偷关注着那个角落,见融宁离去,第一时间追了上去。

见融宁披上道盟通用黄色外衫,小二不由开口:“客官!”

融宁回头见是客栈小二,嘴角上扬,勾勒一个宛如新月的弧度:“不用找了,就当赏你了。”

不知是被那小道修一笑晃了双眼还是如何,待小二回过神来,方才发觉那身影早已消失于青石板路的尽头。

小二愣了半晌,口中喃喃:“可是客官,您没付银钱呀......”

因身处仙山之外,就必须遵循这个世间的法度,融宁只得放弃御剑飞行,寻了一处这世间的驿站,租了一匹马,又因不知他们口中这山堡村身在何方。

只得用随身携带的罗盘,八卦之位,辨别方向。

多方磨难之下,总算是寻到了这所谓的山堡村。

山堡村位于北域最西侧,群山环绕之下,仅有一处可通山外,马蹄扬起的黄尘之下,是一块不起眼的小木牌。

上书以恢弘大气的三个字---山堡村。

按理来说,这山堡村地处偏远,村中家家户户不说沾亲带故,至少也是颇为眼熟,街头巷尾,哪家猪下了崽子都能成为谈资,又怎么可能是外来盗贼所愿光顾之地?

事有因果,融宁不相信有什么无故之事,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先找到朱府,了解清楚情况,才方便下手。

相比于大衍镇而言,山堡村就显得荒凉了许多。

或许不是荒凉,只是在新嫁娘失踪这件事上,闹得人心惶惶而已。

融宁策马行进在长街之上,行人三三两,还未等融宁靠近,就已散了个干净。

融宁虽不谙世事,但好在头脑聪慧,能出得起千两赏金,必定是钟鸣鼎食之家,那些个楼前破败不堪,灰扑扑的建筑,定然不可能是朱府。

直到看见那镶着瑞兽的石柱,威武立在跟前的石狮子,再定睛一看,门框上一块黑色牌匾,上书有两个烫金大字“朱府”,融宁心中便知晓,自己没有找错地方。

此时日头西沉,红日将天边的云朵都渲染得鲜红,照耀在这苍茫大地之上,更为这山堡村平添一份寂寥与肃杀。

而在这番景色背后,融宁只觉得面前的朱府,好似一副黑色棺椁,外间的景色融不进去,里间透着黑色的气,叫人看不透彻。

此时的朱府全然没有了往日的繁盛,就连那立在门口的石狮,也显得恹恹。

融宁正思索着应该光明正大踏进朱府,还是旁门左道摸进后院。

“这位道修大人可是为了悬赏而来?”

听见声响融宁抬头,只见一灰衣老头站在朱府门前。

老头的背有些佝偻,但眼神却十分锐利,仿若山鹰,能洞悉一切。

融宁行了个道盟通用礼,方才开口答到:“正是,请问您是?”

相关章节推荐:

推荐阅读

合集小说

您的位置 : 首页 > 小说库 > 现代文学 > 小道士他总是很正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