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别踹我修炼的歪门》这是一个以主人公视角展开的小说。故事发生在南乘市的一个市民广场,这个广场有两个雕像,一个是孔子像,另一个是鲁班像。因为一号市民广场上有孔子像,所以去的人更多。孔子像上有学生扔上去的花和硬币,下面有家长供的糕点和粽子。作者认为如果孔子像能更加抽象一些,不那么深邃,那一号市民广场的艺术氛围就能超过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。但是,糕点和粽子不能进入孔子的肚子,所以学生们考试成绩只能靠自己。一号市民广场的学术氛围太正式了,所以“市民化”的重担落在了二号市民广场的身上。二号市民广场位于南乘市的老城区边缘,除了低矮的店面房,还有一片被低矮雨棚分隔开的步行街。步行街上卖各种花、仓鼠、烤肠、色素饮料,还有廉价的名牌包和大金链子。音响播放着非流行的洗脑音乐,孩子们捧着手机静静地玩耍。昨晚下过雨,雨棚上的塑料布滴下水珠,砸在砖块上,被青苔吞噬。雨棚透过去,天空是灰蒙蒙的。烤肠的烟气减小了,臭豆腐的味道变得更浓,葱蒜香菜的味道能引起人们打喷嚏。一个卖拖鞋的摊主接到了一位网友的消息,他低头回复了消息。就在这时,一个年轻人从他的摊前快步走过。
别踹我修炼的歪门小说精彩阅读:
楔子·将夜将夜·01
南乘市二环和建设路的交叉口边上,有个有鲁班像的市民广场。
“鲁班像”市民广场一般被叫做二号,因为一号市民广场上有个孔子像,去的人更多一点。
孔子像上头有学生扔上去的花和硬币,下头有家长供的糕和粽子,如果那雕像能再刻得抽象一点,眼睛不要那么深邃,点到即止,一号市民广场的艺术氛围应该能赶超香榭丽舍大道。
当然,糕和粽子没能进孔子的肚子,所以学生们该考好的能考好,不该考好的也考不好。
一号市民广场学术氛围太端正,所以“市民化”的重担落在了二号的身上。高新区在南乘市东边,西片都是老城区,二号就是这样抖抖索索地啃着老城区的边角。除去早几十年就建了的低矮的店面房,房子之间也被低矮的雨棚拉开了一片新世界,江湖人称:步行街。
步行街里卖花里胡哨的大玩偶,卖仓鼠,卖烤肠,卖色素饮料,卖二十块的Lv包包和三十块的镶钻大金链子。震耳欲聋的黑色音响放着绝对不属于流行范畴的洗脑音乐,小孩捧着爸妈的手机闹中取静,丝毫不受影响。
昨天晚上刚有过雨,雨棚边缘的塑料布啪嗒啪嗒地往地上掉下水珠,砸在凹凸不平的砖块上,被裂缝间的青苔吞咽了下去。
透着雨棚,近处远处都是雾蒙蒙灰沉沉的天,烤肠的烟气小了,臭豆腐的味儿也更大了,浓厚的葱蒜香菜的味道能让人原地打三十个喷嚏。
“赖克拖鞋!厂家直销!十元一双!”
戴着三串大金链子,堪比隔壁摊贴着羊肉标签的猪肉一样敦实的光膀子摊主招呼着路人,微信上名字“Anly”的,头像是一位美女照片的网友给他发来一句:
“大哥,咱家茶叶都卖不出去啦!帮帮忙吧?”
光膀子喜笑颜开地去回消息了。
他低头的功夫,有个年轻人从他摊前快步地走了过去。
这个年轻人一看就绝对不是市民广场的大客户,因为他身上穿的衣服没有花里胡哨的logo,也没有大金链子小手表,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套休闲装。光膀子没看到他,但是隔壁摊的大妈们注意到了,她们忍不住拿看百元大钞的眼神落在他的身上,仿佛是在看什么大宝贝。
这年轻人,虽然看起来不是很暴发户,但长得还挺俊。
雨棚上低下的水沾湿了他右肩衣服上的一小片,水里还带了点灰,但他毫不在意。他跟着手机屏幕上的定位往前走,走到拐角处落了灰的楼梯,往上到二楼,再径直走五十米——
“随缘图书”。
——
“随缘图书”的装饰和整条街都格格不入,店里采光不好,看上去黑漆漆,却贴了不少金红的佛贴、道符和奥特曼贴画;收银台上挂着串佛珠串大蒜,香台供的是文武财神比干关公和送子观音,以及变形金刚;台子后头贴《蒙娜丽莎的自拍》(A4纸黑白打印版),以及《最后的晚餐》(KFC版)。玻璃门上挂了桃木剑和十字架,边上还有一串非常和风的大红色御守和水铃铛。
店里有个小门,应该是连着仓库或是什么房间,两边用螺丝钉挂着一副对联。上联:老少咸宜,下联:童叟无欺,横批:Good
luck。
店内新装修过的油漆味混着淡淡的檀香,不算难闻,但也实在没有让人敢放心呼吸的保证。
互联网飞速发展,想看什么书只需要打进输入框搜索,基本什么都有TXT,再不济也能快递买实体书,或是去图书馆找馆藏。除非特殊需求,例如和学校有黑暗交易的教辅资料店,实体的小书店很难开得下去。
“随缘图书”如此随缘,陈列的书都是老大爷老大妈们才会看的那一类——最时髦的也只能赶上00年代,甚至连当下流行的几套小说的盗版都没有。这里的营业额如果不为负,都对不起楼下兢兢业业叫卖的辛劳摊主。
——
店的一角有一把老藤椅,老藤椅里面埋着一个人。他的脸上身上堆满了各式报纸,看似是已经睡着了。一般有这样动作的,都是些一把年纪的老大爷,尤其是他脸上蒙的是《家庭医生晚报》。
大约是听到了脚步声,还能喘气的大活人挪了挪窝,仿佛是一只晒太阳的负重老王八。
老王八懒懒散散地吹着脸上的报纸,声音听起来倒还有些年轻:
“哥们,大悲咒来一本不?现在网易云听大悲咒都要会员了,您买不了吃亏。”
“不用。”
“那行,您就自己看吧。本店明码标价,支持扫码付款,码就在您手边上。”
来人仍然拧着他的眉心,带着嫌弃、复杂、探究,隐隐有一丝后悔的神情,打量了一圈店面和躺椅上的人后,他的失望就已经写在了脸上。但是良好的素养让他没有马上转身离开,而是强打耐心道:
“您好,我来找人。”
“找谁?”
“叶璟。”
“哦,不在。”
老王八如同一块后背已经烙熟的烧饼,缓慢地往一边转了个面。似乎是觉得这样说的可信度还不够,他又接着摆摆手:
“他昨天飞升了,以后都不在了。哥们,再会。”
“是有人推荐我来的。”
“谁这么想不开?”
“钱盛,钱总。”
老王八顿了一下。
钱盛,钱超多。
钱总的朋友,那一定也是大佬。
——
大脑里的那根线对上了,老王八突然一骨碌从凳子上翻身起来,身上的报纸哗啦啦掉了一地。
原来这人不是个老王八,也不是个糟老头子;他看起来也就大学刚毕业的样子,长得干净端正,颇为阳光。
他立马热情地把人往里请,手上似乎还在隐隐用力,生怕自己与这单子失之交臂:
“哥们儿,你早说呀,谁会跟钱......钱总过不去?我就是叶璟,字藿香,号正气,行不更名坐不改姓。”
大佬挑眉:
“你不是说叶璟不在?”
“这不是被您召回魂了吗?”叶璟笑,“纯白玉光,完美无瑕;您看像不像?”
像就有鬼了。
叶璟此人因为宅,肤色偏白,但绝对不是如他自己吹得狗屁那般“纯白”、“如玉”,他的长相绝不会让人在他的性别上产生误解,身高光是目测也绝对超过了一米八。再加上他脸上的笑容过于灿烂,仿佛是正月初五迎财神,这张笑脸换去五百年前做青楼老鸨完全不违和。
在来之前,钱盛不是没有介绍过这位叶璟叶大神。但,当时的钱盛显然是已经被这位洗了脑,满嘴跑的只剩下叶璟怎么好,特别像是给三十岁女博士说媒的隔壁二姑妈。
钱盛嘚吧嘚吧不带停,也不知道他说的到底是坏的还是好的,真的还是假的,可信度大概就跟大学毕业生在简历上写的“能吃苦耐劳,没有恋爱打算,五年内不会跳槽”持平。
钱盛说:“你得信我,叶璟真的了不起,比我爸请的杨跨越代言都管用。”
钱盛又说:“就是,他长得,可能看起来不怎么靠谱......”
于是,大佬的想象中,叶璟此人要么是个胡子拉碴的白发老头,端着红烧牛肉面加老干妈;要么就是个面容猥琐的中年男人,一边乘凉一边看大泽玛利亚;却不曾想,叶璟是如此适合当微商销售代理的保险推销员。
所幸他长得正直,狗屁也放得正直,倒还不至于谄媚到让人反胃。
走到门边的叶璟顺手把他的对联翻了个面。
上联:心怀鬼胎无恶不作苟且盈小利
下联:和气生财礼尚往来闷声赚大钱
横批:Naiv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