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恰逢因果》作者长安,主角魏如菱,言宴,梁秋月,宋峋。故事讲述了诗云改名换姓混进了言府,入府三日,对一切还不熟悉的时候,府中突发走水事件,使得二夫人早产,而派人去寻求太医时却迟迟不见踪迹,诗云只好硬着头皮替人接生。自己也因此被大夫人怨恨,紧要关头,言家家主出现救了她一命。诗云本是带着满身戾气和仇恨,不料却在这高墙中,遇见了一生所爱。
恰逢因果小说精彩阅读:
我改名换姓,佯装混进了言府。
本是带着满身戾气和仇恨,
不料却在这高墙中,
遇见了一生所爱。
“走水了,走水了”
言府的竹月阁里火光微露,看着火势不大,惊慌闹的动静却不小。
我站在门外,静静侯着,想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。
我叫诗云,是被买进府来的使唤丫头,刚进言府还不足三日,对这府里的一切底细还不甚清晰。
刚才,我亲眼看见大夫人府里的翠儿在四下张望后,在墙角点了一丛干柴。
因为夜色已深,便无人注意到她。
本来还有一个多月才到二夫人的生产日子,没承想因火灾突然受了惊慌,怕是要早产。
“快!快去请大夫!”
竹月阁里的管事嬷嬷大喊。
一群人在门口焦急的张望着,足足等了半刻钟,竟是连人影也没瞧见。
我心里一惊,在这言府里,谁敢不要命的误了主子生产!
只有一种可能是大夫人的主意,定是她拦了去禀报的人。
鬼门关时刻,这摆明了是要把二夫人耗死!
我犹豫了片刻,听着二夫人撕心裂肺的哭喊,还是走了进去。
“二夫人,奴婢在家中学了些歧黄之术,或许能对您有一些帮助。”
这时二夫人疼的顾不上别的,重重抓着我,点了点头。
本来二夫人的胎象很稳,可因为受了冲撞,这才导致胎儿有早产的迹象。
眼下这境况,怕是今夜就要生了。
我只会扎针,却从未接过生,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。
在乡下时我曾偷看过婶婶接生,努力保持镇定,按着记忆里的步骤来。
足足三个时辰,终于传出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。
榻上的言府二夫人额上布满了细细密密的汗珠,嘴唇苍白。
她紧紧攥着我的手,眼神里透露着感激之意。
2.
第二日内堂里,
一珠围翠绕的女子坐在红木雕葡萄纹的圈椅上。
看着年纪不过二十出头,却显得颇为老成。
这便是言府大夫人——魏如菱。
我在中间唯唯诺诺的站着。
大夫人皮笑肉不笑:“二夫人生产多亏了你,这可是言府第一个子嗣。”
她缓缓呷了囗茶,继续道:”不过若不是正经大夫,还须量力而行,若是误了事,十条命也不够你赔的。”
最后几个字,她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。
我心下惴惴,就在这关头,言主君回来了。
大夫人立刻换上一副笑脸。
“官人,这便是昨夜救了秋妹妹和小少爷的丫头,我正准备厚厚赏她!”
她言语里皆是关怀之意,这做戏的功夫着实赶上戏班子了!
“你抬起头来我看看。”言家主君言宴开了囗。
我缓缓抬头,只见这言主君看着我,微微怔了一下。
我心中冷笑,不知他是否心中惊㤞,觉得我这张脸熟悉。
我不敢光明正大的与他对视,只用余光瞄了瞄他。
言宴一身锦锈玄色衣袍,身形挺拔,透露着富贵之气,和前几年全然不同。
我随即低下头去,却仍觉他的目光停留在我身上,不曾移开。
直到大夫人轻敲茶杯,他才挥手让我下去。
晚上,二夫人梁秋月特意求言宴把我要了过去,在她的院子里做活。
她虽贵为二夫人,待人却极其和气。
平日里从不插手家宅事务,只偏爱听曲儿唱戏。
近日里,言宴来竹日阁频率颇为频繁,一是看他刚出生的少爷。
二也时不时的来和我搭话,寒暄几句。
听人说,二夫人梁秋月对主君言晏的感情并不深,她当初是被迫嫁进来的。
3.
一日,府中来了个生人。
年岁不过十八九岁,身躯凛凛,面如冠玉,走过时惹得院里众人纷纷侧目。
“好一个俊俏的公子哥儿!”
有大胆的嬷嬷在他走后感叹。
随即背后小声议论起来,府里人多眼杂,消息也灵通。
听了一通后,我便对他的消息明了了。
这是丞相府里的嫡次子宋峋,家世颇高。
年纪轻轻确十分上进,官职比年长他几岁的言宴还高。
他进了言宴的书房议事,半晌都没有出来。
午时一过,管家婆子将所有下人拢在一处。
说主君和夫人发话,今日来的这位宋公子从京城借调来处理公事,暂住言府西厢院,找几个手脚利索的仆人去伺侯他。
众人一听,纷份亮了眼。
有几个激动的丫鬟,已经推搡起来,举手争抢着要去了。
“呸!你们这些小贱蹄子,平日里没见过男人似的?遇上个富贵公子,都想浪着去攀龙附凤了!”
王嬷嬷呵斥道,底下顿时噤了声。
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货色,丞相府里的公子哥,什么仙女美人儿没见过,你们也配?
她越训越带劲,往地上狠狠啐了一囗吐沫。
她四下看指了指几个年龄略大的,又看了一眼在角落里一言不发的我。
“就你吧,瞧着像个老实的。”
我惊讶的张了张嘴,心里暗想:我在二夫人院里待的好好的,并不想去伺候这尊新菩萨!
周围的几个丫鬟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。
甚至还有几个位分大的,狠狠地剜了我一眼。
最后统共选了四个:两个年纪略长的妇人,一个我,还有一个玉环。
玉环是王嬷嬷的亲女儿,难保没有私心。
虽然底下人们心知肚明,却也不敢明面上去顶她,只能闷在心里偷偷哀怨。
我们四个当晩就被安排在西厢院轮值。
玉环特意换了粉色身衣服,不时用手抚着头上的发髻。
看样子,她母亲说的那些话里把她择了出去!
那位公子宋峋一直待在内房里翻典籍,并未吩咐我们奉茶。
我倒乐得清静,悄悄在一旁打着瞌睡。
大约丑时,我听到里面木椅挪动的声音,这位用功的宋公子终于出来了。
他看了一眼当值的玉环和我,温声道:“我读书你们就不必守着了。”

我重重点了点头,这种美事求之不得。
一旁的玉环羞红了脸,扭捏着说道:
“宋公子,这是我们分内的事,不能乱了规矩。”
宋峋并未再回应,阔步走进了内室。



